400-886-0902
您的位置:首页 > 客户服务 > 技术资料 > 卡中国脖子的13项技术

卡中国脖子的13项技术

提供来源:上海百贺 日期:2019年10月15日

01

光刻机

 

 《这些“细节”让中国难望顶级光刻机项背》

 

 

制造芯片的光刻机,其精度决定了芯片性能的上限。在“十二五”科技成就展览上,中国生产的光刻机,加工精度是90纳米。这相当于2004年上市的奔腾四CPU的水准。而国外已经做到了十几纳米。

 

光刻机里有两个同步运动的工件台,一个载底片,一个载胶片。两者需始终同步,误差在2纳米以下。两个工作台由静到动,加速度跟导弹发射差不多。在工作时,相当于两架大飞机从起飞到降落,始终齐头并进一架飞机上伸出一把刀,在另一架飞机的米粒上刻字,不能刻坏了。

 

02

芯片

 

 《中兴的“芯”病,中国的心病》

 

 

低速的光芯片和电芯片已实现国产,但高速的仍全部依赖进口。国外芯片量产精度为10纳米,我国只有28纳米,差距两代。据报道,在计算机系统、通用电子系统、通信设备、内存设备和显示及视频系统中的多个领域中,我国国产芯片占有率为0。

 

03

操作系统

 

《丧失先机,没有自研操作系统的大国之痛》

 

 

普通人看到中国IT业繁荣,认为技术差距不大,实则不然。3家美国公司垄断手机和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。数据显示,2017年安卓系统市场占有率达85.9%,苹果IOS为14%。其他系统仅有0.1%。这0.1%,基本也是美国的微软的Windows和黑莓。没有谷歌铺路,智能手机不会如此普及,而中国手机厂商免费利用安卓的代价,就是随时可能被“断粮”。

 

04

航空发动机短舱

 

《居者无其屋,国产航空发动机的短舱之困》

 

 

飞机上安放发动机的舱室,俗称“房子”,是航空推进系统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,其成本约占全部发动机的1/4左右。短舱需要将发动机包覆,减少飞行阻力;其进气道还要具有防、除冰的能力;飞行中,要保护发动机不受干扰正常工作;在地面,需要做到方便发动机的维护和维修,一旦短舱有损,飞行中可能会引起发动机严重事故。短舱越大技术难度越高。我国在这一重要领域尚属空白。查阅所有公开资料,我国尚无自主研制短舱的专门机构,相关院校似乎也没有设置相关的学科。

 

05

触觉传感器

 

《传感器疏察,被愚钝的机器人“国产触觉”》

 

 

触觉传感器是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。稳定的严苛要求,拦住了我国大部分企业向触觉传感器迈进的步伐,目前国内传感器企业大多从事气体、温度等类型传感器的生产。在一个有着100多家企业的行业中,几乎没有传感器制造商进行触觉传感器的生产。日本阵列式传感器能在10厘米×10厘米大小的基质中分布100个敏感元件,售价10万元,而国内产品多为一点式,一般100元一个。

 

06

真空蒸镀机

 

《真空蒸镀机匮缺:显示屏上的阴影》

 

 

OLED面板制程的“心脏”。日本Canon Tokki独占市场,掌握着该产业的咽喉。业界对它的年产量预测通常在几台到十几台之间。有钱也买不到,说的就是它。Canon Tokki能把有机发光材料蒸镀到基板上的误差控制在5微米内(1微米相当于头发直径的1%),没有其他公司的蒸镀机能达到这个精准度。目前我国还没有生产蒸镀机的企业,在这个领域我们没什么发言权。

 

07

手机射频器件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《射频器件:仰给于人的手机尴尬》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一块手机的主板上,1/3的空间是射频电路。手机发展趋势是更轻薄,功耗更小,频段更多,带宽更大,这就向射频芯片提出了挑战。射频芯片将数字信号转化成电磁波,4G手机要支持十几个频段,信息带宽几十兆。

 

2018年,射频芯片市场150亿美元;市场基本被Skyworks、Qorvo和 博通3家垄断,高通也占一席之地。射频器件的另一个关键元件——滤波器,国内外差距更大。手机使用的滤波器,几十亿美元的市场,完全归属Qorvo等国外射频器件巨头。中国是世界较大的手机生产国,但造不了手机射频器件。这需要材料、工艺和设计经验的踏实积累。

 

08

iCLIP技术

 

《“靶点”难寻,国产创新药很迷惘》

 

 

iCLIP是一种新兴的实验技术,是研发创新药的关键的技术之一。它的发明,让人们抛弃观测仪器,也能确定RNA(核糖核酸)和蛋白质在哪个位置“交汇”,甚至可以读出位点“密码”。iCLIP技术难,犹如万千人海中找一个人,要从几十亿个碱基对找到一个或几个确定的结合点,准确度可想而知。国外研究团队已在此领域展开“技术竞赛”,研究论文以几个月为周期轮番上演。国内实验室却极少有成熟经验。

 

09

重型燃气轮机

 

《“命门火衰”,重型燃气轮机的叶片之殇》

 

 

燃气轮机广泛应用于舰船、火车和大型电站。我国具备轻型燃机自主化能力;但重燃仍基本依赖引进。国际上大的重燃厂家,主要是美国GE、日本三菱、德国西门子、意大利安萨尔多4家。与中国合作都附带苛刻条件:设计技术不转让,核心的热端部件制造技术也不转让,仅以许可证方式许可本土制造非核心部件。没有自主化能力,意味着我国能源重要一环,仍然受制于人,存在被“卡脖子”的风险。

10

激光雷达

 

《激光雷达昏聩,让自动驾驶很纠结》
 

 

激光雷达是个传感器,自带光源,主动发出激光,感知周围环境,像蝙蝠通过超声波定位一样。它是自动驾驶汽车的组件,决定着自动驾驶行业的进化水平。但在该领域,国货几乎没有话语权。目前能上路的自动驾驶汽车中,凡涉及激光雷达者,使用的几乎都是美国Velodyne的产品,其激光雷达产品是行业标配,占八成以上市场份额。

 

11

适航标准

 

《适航标准:国产航发又一道难迈的坎儿》

 

 

一款航空发动机要想获取一张放飞证,经过一套非常严格的“适航”标准体系验证,涵盖设计、制造、验证和管理。实际型号的适航验证工作,成为被卡在别国空域之外的关隘。

 

12

电容电阻

 

《没有这些诀窍,我们够不着电容电阻》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电容和电阻是电子工业的黄金配角。中国是较大的基础电子元件市场,一年消耗的电阻和电容,数以万亿计。但好的消费级电容和电阻,来自日本。电容市场一年200多亿美元,电阻也有百亿美元量级。所谓电容电阻,重要的是同一个批次应该尽量一致。日本这方面做得好,国内企业差距大。国内企业的产品多属于中低端,在工艺、材料、质量管控上,相对薄弱。

13

核心工业软件

 

《核心工业软件:智能制造的中国“无人区”》

 

 

中国的核心工业软件领域,基本还是“无人区”。工业软件缺位,为智能制造带来了麻烦。工业系统复杂到一定程度,就需要以计算机辅助的工业软件来替代人脑计算。譬如,芯片设计生产“神器”EDA工业软件,国产EDA与美国主流EDA工具相较,设计原理上并无差异,但软件性能却存在不小差距,主要表现在对技术和工艺支持不足,和国外EDA工具之间存在“代差”。国外EDA三大巨头公司Cadence、Synopsys及Mentor,占据了全球该行业每年总收入的70%。发展自主工业操作系统+自主工业软件体系,刻不容缓。

 

声明:文章来源于网络,旨在分享,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021-33587730删除,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