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. 进样口维护
1. 更换进样垫:防止漏气或样品污染,建议每 50-100次进样 或 每周 检查更换。
2. 清洗衬管:去除残留物,避免鬼峰,建议每 50-100次进样 或 每月 清洗。
3. 检查隔垫吹扫流量:确保隔垫吹扫气流量正常(如3-5 mL/min),防止杂质进入色谱柱。
2. 色谱柱维护
1. 老化色谱柱:新柱或更换柱后需在高温下老化(如比使用温度低20℃保持1-2小时),去除残留溶剂。
2. 定期剪切柱端:每 3-6个月 剪切1-2 cm柱端,去除污染部分。
3. 保存色谱柱:不使用时,用惰性气体(如氮气)吹扫,两端密封保存。
3. 检测器维护
1. FID氢火焰检测器:
1. 清洗喷嘴:每 1-3个月 用甲醇或丙酮超声清洗,去除积碳。
2. 检查氢气/空气流量:确保火焰正常,避免熄灭或积碳。
2. ECD电子捕获检测器:
1. 避免接触氧气:保持氮气或氩气吹扫,防止电极氧化。
2. 定期校准:每 3-6个月 校准灵敏度。
3. MS质谱检测器:
1. 清洗离子源:每 1-3个月 用甲醇或异丙醇清洗,去除污染。
2. 调谐:每 1-2周 进行调谐,确保质量准确性。
4. 载气系统维护
1. 更换载气:根据气体纯度和使用量,每 1-3个月 更换钢瓶,确保载气纯度(≥99.999%)。
2. 检查泄漏:每日检查气路系统,使用皂液或电子检漏仪检测泄漏点。
3. 更换过滤器:每 3-6个月 更换载气过滤器,防止杂质进入色谱柱。
5. 自动进样器维护
1. 清洗进样针:每 1-3个月 用甲醇或丙酮清洗,防止样品残留。
2. 检查进样量:确保进样量准确,避免过量或不足。
6. 仪器清洁
1. 外部清洁:每日用无尘布擦拭仪器表面,防止灰尘积累。
2. 内部清洁:每 3-6个月 打开仪器外壳,清理内部灰尘和杂物
维护项目 |
周期 |
说明 |
进样垫更换 |
每50-100次进样或每周 |
防止漏气或样品污染。 |
衬管清洗 |
每50-100次进样或每月 |
去除残留物,避免鬼峰。 |
色谱柱老化 |
新柱或更换柱后 |
去除残留溶剂,确保柱效。 |
色谱柱剪切 |
每3-6个月 |
去除污染部分,延长柱寿命。 |
FID喷嘴清洗 |
每1-3个月 |
去除积碳,保持火焰正常。 |
ECD校准 |
每3-6个月 |
确保检测器灵敏度。 |
MS离子源清洗 |
每1-3个月 |
去除污染,保证质量准确性。 |
载气更换 |
每1-3个月 |
根据气体纯度和使用量。 |
载气过滤器更换 |
每3-6个月 |
防止杂质进入色谱柱。 |
自动进样针清洗 |
每1-3个月 |
防止样品残留。 |
仪器外部清洁 |
每日 |
保持仪器清洁。 |
仪器内部清洁 |
每3-6个月 |
清理内部灰尘和杂物。 |
1. 使用正确工具:维护时使用专用工具,避免损坏仪器。
2. 记录维护日志:详细记录每次维护的时间、内容和结果,便于追踪问题。
3. 遵循操作规程: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维护,避免误操作。
4. 定期培训:操作人员需定期接受培训,掌握维护技术。
问题 |
解决方法 |
基线噪声大 |
检查载气纯度、更换过滤器、清洗检测器。 |
峰形拖尾 |
更换衬管、剪切柱端、优化升温程序。 |
保留时间漂移 |
检查载气流量、老化色谱柱、校准检测器。 |
进样量不准确 |
清洗进样针、检查进样口温度、校准自动进样器。 |
通过以上日常维护工作,可以有效延长气相色谱仪的使用寿命,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免责声明:本平台文章均系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所转载文章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作删除处理以保证您的权益!